2003年7月31日

誰幫誰?

在生活裡,有一些事會讓人們的嘴角沉了下去,我的嘴角也會遇到這種無法控制的時刻,於是得向自己打打氣,說兩句安慰的話或逃避的話,可惜不見得每次有效,那可能就得等人來摸摸頭,或找件事來轉移注意力,要不然就先藏著,等到有時間去郊外走走,看能不能化開。

不過這些方法仍然會遭遇困頓、難舒的經歷,心好像糾結在一起,緊緊的。儘管如此,卻有一種特別的風景,能輕易的化解這些頑固的嘴角,這風景就在生活的周遭,沒有固定的形式,不能強求,卻在不經意間出現,輕意的化解了緊緻的心。

每一次,不管我的心情再如何惡劣、如何低潮,只要偶一撇見孩子們那無心的舉止,當下總會有一股笑意由我內心輕易的破繭而出,從不知名的底層升起,漫延至全身,於是我又能開始無心的、無所謂的去品嚐生活裏的各種咨味。

我不知道是否該向孩子們學習,因為有專家說我們該天真些,也有許多賢人苛責我們不夠成熟,但不論如何,孩子臉上的笑靨,總是能輕易將一切理論拋在遠方,輕易的感染我們,引著我們的嘴角也微微上揚,心也徐徐舒展。

我一直感謝這世上有孩子,他們跟對錯無關、跟有沒有用無關、跟未來無關,只有一股活潑潑的生命力。

有時候,他們為了一顆飄過空中的氣泡而大聲尖叫,那尖叫的氣氛比新婚放鞭炮還熱鬧;有時候,他們明明跌得很重,但在爬起來之前,還是要先抬頭看看周遭有沒有人,然後才決定要不要哭,一哭,又哭得那麼真摯;有時候,他們繞著電線杆,開懷的原地打轉,像是跑完地球一圈那麼高興。

朋友紫雲說,孩子大了才看繪本,會讓人想再生孩子,重新去呵護他們,重新學著如何去給予最深的愛與最合宜的關懷。

許多爸媽認真的思考如何給孩子最好的,我也常會想,如何教育孩子,要帶給他們什麼,但認真客觀的來看,在真誠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受益的將多半會是我們這些大人。感謝孩子們。感恩啊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