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8月31日

颱風天

年輕時常有機會出去玩,於是蠻在意天氣的狀況,但開始工作一陣子後,忽然覺得,都市人的生活幾乎跟天氣都沒有什麼關係,尤其是坐辦公室的,有些甚至一整天都不知道天在那?除了上下班的交通,可能完全不知道外面是晴是雨?是黑是白?更沒有什麼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也無所謂靠天吃飯這回事了。

艾利颱風來的前一天,我們正好在開會,討論著中秋節的活動,落地窗外一會兒大雨,一會兒大太陽,雨聲悶悶的,但大滴大滴的下,把對面的牆潑的濕濕的。

雨停,天晴,灰牆開始透出白色,跟著就亮了起來,漸漸的,連空氣中都輝耀著黃澄澄的光,陽光照在窗前的雀榕上,讓葉子從一團綠影中一片一片的顯露出來,並透著光,非常非常的漂亮。隔天,就連續放了兩天假,這才讓我發現,原來仍有一種天氣是跟都市生活有關係的。

也想到很多年前的一次颱風,當時剛從國中畢業沒多久,在靠淡金公路上的新埔工專讀書,有一回放長假,我提前返回宿舍,照例從新莊坐車到台北,再轉車到淡水。到了淡水,原本還要坐二十來分鐘的客運到學校,但因為颱風的緣故,淡水區域的客運停駛。

年少總有些浪漫,也懶得折返回家,就啟程步行往學校走去,大約不到十里路吧,撐著傘邊走邊跟大風扯著玩,累了,索性就淋著雨走,心裡更加開懷了。

路上遇到一個騎摩托車的婦人,說要載我,初從都市來的我,青澀的我,還不習慣鄉下人的親切,害羞的回絕,直說不用,然後就自顧的向前逃開了。

婦人從後面追上來說,拜託啦,風很大,她一個人騎,車子都搖搖晃晃,載了我可以穩重些,我心想,如果她是暴風雨中的一葉孤舟,那我不成了這船上穩定的錨,於是趕緊幫她的忙,上了車,讓她把我這錨載去學校。

回想起來,在成長的路上有許多這樣的力量,小小的、不清不楚的,卻很多很多,零零散散的分佈,在適當的位置形成支架,扶助著我,有的當時就想回報,但沒有力量,有的支架很舒服,自己根本就沒意識到,等發現了、有點力氣了,已找不到回報的對象了。

於是會希望自己偶爾也能扮演那種小小的、不清不楚的、零零散散的力量,在適當的時機、適當的位置,順手幫別人些,也讓自己的船行得更穩些,就像天氣對都市人的影響那樣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