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晚也是,他邊吃邊在我身上爬來爬去,從背後翻到前面來時,一不小心把碗給弄翻在地上,雖沒打破,但大家都虛驚了一下。我口氣嚴峻的審問他,玉文也開始裝出生氣的面孔,叫這小子站在格子裡,他倒也不敢不作,但嘻嘻哈哈的不正經,審判還沒開始,他就變成兔子跳起格子來了。
玉文叫住他,可能是老師有訓練過吧,沖恢復成「稍息」的姿勢站在格子裡,我倒是第一次看他這樣站,他自己則站得駕輕就熟,避重就輕的說:「我剛在學小兔子跳呢!」檢查官媽媽立刻提出抗議,要求被告不得偏離主題,但小子故作輕鬆,不理會抗議,風頭一轉,撿起身旁的積木,開始組合起飛機來了。
抗議!!但仍然無效,直到檢查官數到三,才又恢復了點制序,小子雙手叉在背後,兩腳張開與肩同寬的挺立在磁磚的格子裡,反客為主,神色不悅的問「幹嘛啦?我正在作飛機耶!」
「作飛機!快給我放下!」老婆的轟炸機可就快要出航了,雙方就這樣你來我往的對峙著,小子一直在拒不配合中,東拉西扯的掩飾著他幼兒的無力感,並試圖以笑鬧降低事件的嚴肅性,但氣氛終究不受他的控制,場面越來越僵,戰爭情勢一觸即發。
小子最後當然放下了未完成的飛機,挨了頓嚴厲的申誡,但主題多少已經偏離,而且申誡的過程緊張刺激,相形之下,申誡的內容反倒顯得不起眼了。
xxx
這種狀況不是第一次發生,由於我們家不主張威權,所以我不得不納悶,該怎麼辦才好?
觀察過程中的狀況,覺得面子似乎是問題之一,大人小孩都認真的看待此事,小孩似乎不願意就那樣接受指令、任人宰制,就像過往一樣,小孩總希望能當主角,即使當不成主角,至少掙扎著保留對自我的主控權。
一方面往後得讓他學著知道主角有時侯得換別人當,一方面我在想,如果用別的方式跟他談,在維護他尊嚴的狀況下,效果會不會好一些。
「我們談談好不好?」我很客氣的問他「剛剛發生什麼事了啊!」
「我不記得了耶」他說
「那你想一想啊」
「我想不起來了」對話就這樣繞來繞去,沒什麼進展,他不願意談剛剛發生的事。
「用你的記憶力想一想啊。」
「什麼是記憶力?」他轉過頭來問
我倒不知道他不知道什麼是記憶力,於是解釋著「記憶力是一種想事情的能力,想事情 分很多種,記憶力是想過去事情的能力,你是不是沒什麼記憶力」
「我的記憶力很大,我的力氣也很大,像超人一樣」他炫耀著
「那你趕快用你超人的記憶力想一想,剛剛發生什麼事了啊!」
這下子,他開始回想起整件事的過程。我盡量讓他重新口述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,也讓他發揮超人的預測力,想一想事情有可能會有什麼結果,希望他能自覺的檢視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後果。
他說碗掉到地上可能會破掉,因為碗是玻璃的啊,又請他預測破掉了可能會怎樣,他說「那下次就不能裝飯了」「除了不能裝飯,碗破了還可能會怎樣?」
他想不出來了,我只好提醒他,可能會割傷人。但他看來並不在乎,只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很大,像超人一樣。
沖沖的阿嬤一向覺得我這種對話落落長(台語),而且抓不到重點,所以在結束時趕緊對沖沖補充道:「重點就是下次吃飯時不能玩!知不知道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