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如在公園裡看到有人打羽毛球,就會告訴他那是在打羽毛球。雖然大多是遇到打羽毛球的,但曾有一次看到打網球的,很自然的,告訴他那是在打網球。
今天在公園那邊又看到有人打網球,這距離我上次教他「網球」已有一段日子了,而且「網球」也只教過一次,為了避免搞得太複雜,我主動的、幫他整合,“幫”他把同類型的事物彙整在一起,於是這一次,我大言不慚,對著打網球的人告訴他:「羽毛球!叔叔在打羽毛球」
我想,這樣一來,擷取出了事物共同的特徵,化繁為簡,他學習起來一定倍感輕鬆,不須要為了一些細節的不同去把學習搞得太繁複。學習,重要的是抓重點、掌握特徵嘛!
沒想到沖沖說:「網球!這是網球!」
我像是一個老師上課看小抄被學生抓到,一時不知要說什麼,總不能真的學那些老師硬拗。
回家後特地再問過他媽,確認沒人教過他網球。一次,之前真的只教過一次什麼是網球,沒想到他就能分辨出來了。
小孩,到底是如何辦到的?
其實,我在觀念上早知道孩子是能辨別極細微的枝節的,只是在心裡上總會把孩子矮化,認為他們還小,能力還不夠,但即使是嬰兒,都能認出媽媽的臉,每一張臉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嗎?既然嬰兒能從那麼多相似的臉中認出媽媽,還有還什不清網球和羽毛球嗎?
後來,也就認份的帶他去看網球,教他什麼是網球,他看了就會想要打,於是就和他拿些小拍子來玩,但因為羽毛球不像網球那樣方便滾來滾去的配和他,所以和沖沖玩時就以「打網球」為主。
我想,這樣一來,擷取出了事物共同的特徵,化繁為簡,他學習起來一定倍感輕鬆,不須要為了一些細節的不同去把學習搞得太繁複。學習,重要的是抓重點、掌握特徵嘛!
沒想到沖沖說:「網球!這是網球!」
我像是一個老師上課看小抄被學生抓到,一時不知要說什麼,總不能真的學那些老師硬拗。
回家後特地再問過他媽,確認沒人教過他網球。一次,之前真的只教過一次什麼是網球,沒想到他就能分辨出來了。
小孩,到底是如何辦到的?
其實,我在觀念上早知道孩子是能辨別極細微的枝節的,只是在心裡上總會把孩子矮化,認為他們還小,能力還不夠,但即使是嬰兒,都能認出媽媽的臉,每一張臉不都是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嗎?既然嬰兒能從那麼多相似的臉中認出媽媽,還有還什不清網球和羽毛球嗎?
後來,也就認份的帶他去看網球,教他什麼是網球,他看了就會想要打,於是就和他拿些小拍子來玩,但因為羽毛球不像網球那樣方便滾來滾去的配和他,所以和沖沖玩時就以「打網球」為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